“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即将启动 分两批进行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12月29日,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发布通知,决定共同组织开展“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简称“百校千项”行动),行动将分两批进行,实施周期为2022年底—2024年。
通知显示,“百校千项”行动主要目标是:在高校重大科研计划实施和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挖掘一批有市场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布局形成一大批高价值专利,推动实现上千项高价值专利成果转化落地,并探索构建可推广、可复制的高校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运用新模式和新机制,有效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重点任务包括四项。一是强化质量源头管理,加快完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技术转移机构的协同联动机制,有效实施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建立健全专利分级分类管理体系,从源头上保护创新成果、提升专利质量。
二是培育高价值专利。充分运用专利导航等手段,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重大突破,挖掘能够有力支撑传统产业转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形成的科技成果,制定实施专利布局计划,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
三是推动高效转化。建立高校、发明人和技术转移机构等主体间责权利相统一的收益分配机制,进一步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鼓励普通许可,推进实施专利开放许可,探索先试用、后付费等方式,推动高价值专利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快速实现高效益转化。
四是营造良好转化生态,进一步完善各二级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设置考核指标,有针对性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在二级单位绩效考核、科研人员职称评审等的权重,更好激发各二级单位和科研人员专利转化运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通知,“百校千项”行动分两批进行,实施周期为2022年底—2024年。
其中,第一批次于2022年底启动,重点是发挥示范高校的带头作用,探索形成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参加高校为已认定的30家国家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示范高校、有意愿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第二批次于2023年上半年启动,重点是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开展高质量专利培育转化机制的探索实践。参加高校为未参加第一批次的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和有意愿参加的其他高校。
此外通知明确,试点向有意愿的高校派驻知识产权专员,开辟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申请绿色通道;从每批次选取部分成效较好的高校,支持优先推荐中国专利奖;将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情况纳入相关评估体系。获得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奖补的省份,应对参加行动的高校重点予以资金支持。
百校千项高校专利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江苏某中学男老师和女老师暧昧聊天记录被曝, 作出回应后再次翻车
2022-08-10 18:02 - 三胞胎兄弟金榜题名,两人上国科大,一人上北大,家庭背景不简单
2022-09-08 12:03 - CFA二三级考试费用是多少?有区别不?_高顿教育
2022-09-15 00:05 - 互联网集体“降本增效”的当下,拼多多还在使劲花钱
2022-11-30 03:08 - 央视热评:用冲刺的力度千方百计帮扶毕业生就业
2022-06-16 18:05 - 香港教育大学11月27日举行本科线上招生说明会
2022-11-17 03:0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