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中院发布破产审判白皮书 首创智慧破产系统
11月7日,厦门中院召开2020-2022年厦门破产审判白皮书暨破产审判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公布厦门破产法庭工作情况。
发布会现场。江荣义 摄
据了解,经最高人民法院和福建省编办批准,厦门破产法庭在2020年8月18日挂牌成立,成为福建全省第一家、全国第十二家专业破产法庭。法庭成立以来,破产案件受理数量持续增长,破产案件审理质效显著提升。近两年审结的破产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至145天,同比上一周期的平均审理时间227天缩短了82天,仅为全国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据统计,厦门破产法庭成立两年来共受理各类破产、清算案件1387件[1],审结1268件,累计化解债务382.96亿元,处置盘活破产企业财产46.11亿元,盘活释放土地房产41万余平方米,推动100余家企业存续发展,为打造一流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保障。
破产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两年来审结的破产清算和公司强制清算案件中,涉及民营企业517家,国有企业1家,非企业法人46家。其中,小微企业410家,占比79.30%;破产企业负债数额较小,可供清偿的财产价值有限。审结的破产清算与强制清算案件中,企业总负债额在100万以下的占57.45%;100万-1000万的占21.99%;1000万-1亿的占12.77%;1亿-10亿的占7.09%;10亿以上的仅占0.71%。
值得一提的是,为充分解决破产办理的高成本、低效率、不透明等问题,厦门中院于2020年10月研发上线全国首个运用司法链技术、全外网建设的“破产案件智能辅助系统”。系统以“破产费用零成本、信息沟通零时差、信息公开零死角”为目标,全面涵盖申请听证、公告公示、债权申报审核、债权人会议、资产评估、财产拍卖、破产分配等破产程序全流程,通过电脑端与移动端的结合,运用建立企业、债权人、金融机构、法官、管理人、投资人等六方主体远程协作共享机制,做到“六方两端”“一网通办”,实现破产信息发布、破产事务办理以及破产财产的处置和分配全流程、全在线、全公开、全可溯、零成本。
近两年,厦门中院在破产审判领域以“公正、透明、高效、便利”为方向,持续提升破产审判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能力水平,取得了积极成效。厦门中院仅用三个月实现“烂尾”近十年的“福建第一高楼”项目重获新生,重整拯救厦门中盛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厦门盛洲植物油有限公司、厦门好年东米业有限公司、厦门联华食品有限公司、任我游(厦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涉疫情、涉民生危困企业。
此外,破产审判机制在2020年、2021年连续两次入选福建法院“十大改革创新举措”,9件破产案件入选“全省法院破产审判典型案例”、“福建法院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企发展十大典型案例”、“全省法院保护新技术新业态典型案例”、“全省法院十大影响性诉讼案件”,在破产领域培育了“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全国模范法官”、“全省审判业务专家”、“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周年先进典型人物”等领军人才和先进典型,相关工作得到全国人大《企业破产法》执法检查组、上级法院和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江荣义)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疫情下 衡水枣强县给出“教科书式”高职单招考试模式
2022-05-05 12:00 - 2亿元厦门地方债24日起售 个人和中小机构均可认购
2022-05-17 18:00 - 东方多部门“组团”深入村居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2022-05-31 18:00 - 衡水市景县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2022-10-11 18:00 - 矿山变绿 河水变清 屯昌县扎实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2022-06-09 18:00 - 天津和平区5月25日零时起实施全域静态管理
2022-05-25 12:00
推荐阅读